后起之秀 我國旅游規劃服務的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 2017-08-20 19:54:41
旅游規劃是在分析旅游地資源屬性、特色與發展規律的現實基礎上,基于滿足旅游者體驗的精神文化本質需求以及當地居民、政府與旅游開發商等利益主體需要,形成的價值評判、旅游發展目標與規范,并對實現途徑進行研究的動態過程。
以旅游地資源屬性、特色和發展規律為現實基礎,堅持“以人為本”的根本指向,在體現旅游開發商和當地政府相關利益主體需求的同時也要顧及旅游目的地社區居民自身利益維護,是選擇決定適合行動方針的動態性與過程性規劃,其核心問題是實現旅游地資源與社會經濟的最優配置,具有綜合性、層次性、市場性、動態性、前瞻性以及可行性等基本特征,是旅游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規劃勘察設計單位、大學系列單位、局所中心事業單位以及專業旅游規劃公司是主要規劃單位,近年來得到了蓬勃發展但仍存在許多問題。
從甲級資質規劃單位與乙級資質規劃單位為例,2002年至今,數量規模持續增長,但地域差距明顯,旅游規劃服務的發展呈現出階梯狀不均衡的特點,規劃單位主要集中于東部和中部地區,東部地區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配套政策體系成熟、科研力量集中,旅游教育體系成熟,促進了旅游規劃服務的發展;
中部地區旅游資源較為豐富,勞動力密集,但旅游經濟發展水平有限,旅游規劃服務的市場需求較小;西部地區地廣人稀,獨特的自然風貌與民族風情構成其主要旅游吸引力,但經濟落后、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較差,難以吸引優秀人才,人才培養薄弱,旅游規劃服務力量相對不足。
另外,由于旅游行業屬于新興產業,旅游規劃服務的發展也起步較晚,目前仍存在行業標準過低,進入門欄不高;市場競爭混亂,成果質量不高;內部管理不規范;以及規劃成果設計與實施脫節等現實問題。資質問題、團隊問題、成果驗收問題以及價格問題是未來進一步規范旅游規劃服務的關鍵。
未來的旅游規劃服務將呈現出以下趨勢:
隨著房地產業進入新常態,旅游地產規劃業務受到沖擊;城鄉規劃公司、建筑設計公司、景觀設計公司、市政規劃公司等紛紛進入。隨著主題公園再興起,設備供應商和施工單位紛紛以一站式服務和免費贈送規劃方案方式,介入旅游規劃行業。
改變以往只作為城市規劃中專項規劃現狀,擁有獨特行業地位;地理學、氣象學、歷史學、文學、經濟學、心理學、生態學、環境學、生物學、廣告學等多學科理論和方法有助于建立起獨立的旅游規劃學科體系;城鎮化、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城鄉統籌、一帶一路、海洋戰略、長江經濟帶、互聯網+等國家戰略方針皆有助于形成旅游規劃行業的熱點理論,催生旅游規劃業務
隨著科學技術和其他行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各種項目開發模式研究也愈發成熟,如互聯網+下的智慧旅游模式、產業融合下的全域旅游模式、鄉村旅游開發模式等。
隨著旅游規劃公司強者更強、新股發行重啟及上市條件放寬,越來越多的旅游規劃公司將會在中小板與新三板上市。抱殘守缺不思進取、既不精耕細分市場又不能建立一站式咨詢顧問服務,無規劃理念創新和規劃技術創新的傳統中小旅游規劃企業將會被淘汰。
大數據的出現使得旅游規劃公司在市場分析、游客量預測、游客需求及消費行為特征等方面分析更加精準。精確影像、全息技術、LBS定位技術、遙感技術、移動技術、無人飛機和可穿戴設備等科技有助于規劃項目更加科學合理。
規劃理論、規劃方法、規劃技術、規劃體系、評價指標等的建立有助于旅游規劃走向科學化與數量化。
各地對旅游業發展的共識和政策資金扶持將催生更多的旅游規劃業務熱點與行業機會。如一帶一路旅游相關規劃、中藥養生旅游相關規劃、鄉村旅游規劃、全域旅游規劃、智慧旅游規劃、生態旅游規劃、國家公園規劃等。
來源:中國海洋大學 李瑩瑩